党政建设

选调感悟:于“变”与“不变”间坚守初心

发布时间:2025-02-20 16:31:24 浏览量: 发稿人:新澳门原材料1688大全

       寒来暑往,四季更迭,不知不觉间,我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这片土地上已扎根了一年多。这段时光,是从“象牙塔”迈向“大熔炉”的蜕变,是从“书生意气”到沾染“泥土芬芳”的成长。回首过往,那些在田间地头留下的脚印、在村舍灯火下与村民促膝长谈的瞬间,都镌刻着奋斗的痕迹。这一年,“变”与“不变”始终交织,成为这段岁月最贴切的注脚。

从“研究生”到“选调生”,角色虽变,但求知的热情始终如一。学生时代,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,挑灯夜战撰写论文、钻研学术,为的是攀登专业高峰,追求学术的卓越与突破。那时的学习,是为了充实自我、叩响学术殿堂的大门,用知识的力量拓宽视野、探索未知。如今,身份转变为选调生,虽告别了考试的压力,却迎来了基层工作的重重挑战。初到基层,因经验匮乏,面对群众咨询时常常哑口无言;因资历尚浅,处理矛盾纠纷时难免手忙脚乱……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,基层是一个全新的课堂,需要我放下过去的成绩,重新“归零”,以谦逊的姿态从头学起。于是,我重拾求学时的拼劲,努力读懂弄通党的政策理论,用知识武装头脑,从字里行间汲取智慧,让先进理论成为指引工作的灯塔。在学习中,我逐渐明晰了基层工作的方向,掌握了与群众沟通的技巧,也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。这段经历让我明白,基层不仅是磨砺意志的熔炉,更是实现理想的沃土。我将继续以学习为桨,以实践为舟,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乘风破浪。

从“象牙塔”到“大熔炉”,环境虽变,但实干的初心始终如一。研究生毕业后,我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繁华,选择回到家乡,渴望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书写人生的华章。然而,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一度让我陷入迷茫。告别了熟悉的校园生活,踏入乡村一线,从撰写学术论文到调解邻里纠纷、从钻研理论到宣传政策,工作内容与环境的巨大转变让我一时难以适应。面对陌生的挑战,我曾感到无所适从,但“选之于党、调之于任、生而为民”的誓言始终在心底回响,激励我奋勇向前。我深知,基层是成长的沃土,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不负重托。于是,我主动走出舒适区,深入田间地头,倾听群众的心声。在一次次纠纷调解中,我学会了换位思考,懂得了以情动人、以理服人;在一场场政策宣传里,我锻炼了沟通能力,学会了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党的声音;在一个个项目推进时,我积累了实践经验,明白了实干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我深知,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无数基层工作者一笔一画去描绘,而我愿以实干为笔、以初心为墨,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,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,不负时代,不负人民。

从“写论文”到“办实事”,工作虽变,但奋斗的信念始终如一。曾经,我的世界围绕着文献资料展开,专注于论文课题,追求学术成果的突破与创新。如今,踏入基层,我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收集村情民意、为群众排忧解难。从办公室到农家小院,从文献资料到百姓诉求,工作内容与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拼搏奋进的精神却从未改变。基层工作千头万绪,既有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,也有急难险重的突发任务。夏日烈日下,我奔走于田间地头,开展防火宣传,汗水湿透衣衫;寒冬风雪中,我参与道路清障,双手冻得通红却依然坚持。这些经历不仅磨炼了我的意志,更让我深刻领悟到基层工作虽平凡,却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;虽艰辛,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。只有以奋斗为笔、担当为墨,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,在服务群众实践中成长,才能让青春在基层绽放绚丽之花。我将继续扎根这片热土,以实干践行初心,以担当诠释使命,不负时代赋予的重托,不负人民寄予的期望。

来自:共产党员网


版权所有:新澳门原材料1688大全承办:新澳门原材料1688大全
地址:开封市市民之家五楼 邮编:475000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12001764号-1

技术支持: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